首趟消费型锂电池中欧班列(西安—巴库)成功开行
消费型锂电池因能量密度高的特性,在运输中需特别关注热安全管理,属于铁路国际运输中需严格管控的品类。其物流运输既要匹配国际市场对时效的要求,又必须完全符合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标准,因此,审核流程的严谨性、安全管控的全面性、多方协同的高效性,成为该类新能源产品出海需重点攻克的物流难点。
为攻克这些难题,西安铁路局货运部牵头,组织西安铁路物流中心,联合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中铁联集西安中心站、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等单位,构建“共建共享、协同攻坚”合作模式。
通过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通信息壁垒,针对锂电池运输的包装规范、装载标准、应急处置等核心问题多次开展专题研讨。
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一方面逐页审核产品安全性测试报告、铁路运输条件鉴定报告等关键资料,确保货物本身符合运输资质。
实地核查装箱方案,从货物进站、堆存到装车发运实施全流程盯控,把好“资质关”与“操作关”两道安全防线。
在作业组织中,西安铁路局进一步以效率保畅通、细节守安全。严格遵循“优先配空、优先装卸、优先取送”原则,指派专人全程盯控受理、制票、装箱等关键环节,既提升班列周转效率,又通过“专人专岗”确保安全管控无遗漏,最终构建起“风险前置预判、流程闭环管控、多方协同发力”的运输保障体系。
“未来,我们将会在西安国际港打造新能源产品专属物流通道。”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营业部经理赵燕表示,将针对不同类型锂电池的特性定制安全装载方案,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运输服务。
此次专列开行,既是西安铁路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也是铁路服务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后续将持续深化运输模式创新,以更优服务、更强保障拓宽通道,为中欧班列增运上量提供新支撑,助力全球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升级与绿色高效现代物流体系构建。
文图:李弢(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韩少春(集团公司货运部) 杨媛 周高翔 (西安铁路物流中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