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护安澜 内蒙古水文全力支撑西辽河再次全线过流
9月13日23时,西辽河汛期全线过流调度取得关键进展,干流补水水头抵达安乐屯,与下游既有水面成功衔接,西辽河干流年内再次实现全线过流。这一关乎流域生态复苏的重要举措背后,离不开内蒙古水文系统的坚实技术支撑。自西辽河水量调度工作启动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严格遵循自治区水利厅统一部署,整合水文监测监控、预报预警、应急监测、分析评价等多方技术力量,以专业、高效的服务,为西辽河夏季全线贯通保驾护航。
西辽河汛期水量调度技术支撑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中心的高度重视与周密筹备。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处室负责人工作汇报,深入了解水量调度技术支撑工作推进中的难点与堵点,为水量调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中心水量调度技术处主动扛起责任,将西辽河夏季全线过流目标作为核心任务,从思想层面强化重视程度,在技术层面全力保障支撑,在调度过程中持续优化分析与预测工作。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炼有效做法,不断升级分析计算方法、提升预测预报水平。同时,与赤峰水文分中心、通辽水文分中心紧密联动、同频共振,三方协同推进外业监测,共同强化预测预报能力,实时跟踪水头动态与预测行进位置,为水库泄水调度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技术依据。
精准的数据分析是水资源调度的关键。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按照水利部《2025年度母亲河复苏行动实施方案》及相关要求,自6月起密切监测西辽河流域的降雨与来水情况,结合流域墒情,对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等主要河流的来水情况,以及大石门、东台子、德日苏保冷、三座店、红山水库等五座水库的来水趋势与蓄水量展开深度分析,为水库泄水决策提供科学建议。8月15日起,更是启动西辽河调度日报滚动编制工作,以详实的数据、专业的分析,为水资源统一调度的精细化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水量调度期间,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监测体系。一方面,强化西辽河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与临时监测断面的水位、流量等核心要素的监测工作,实时分析各水源的补水量、补水线路上关键节点过水量、区间引水量等动态进展,确保在每日编制的《西辽河调度日报》精准反映水量调度实况;另一方面,迅速派遣赤峰水文分中心、通辽水文分中心组建水文应急监测队,奔赴调度一线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监测队员们灵活运用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无人机、视频监控等先进设备,实时捕捉补水线路实况及水头行进情况,并第一时间将监测数据回传后方,为调度决策提供了“实时情报”,保障了水量调度工作的高效推进。
此次西辽河夏季全线贯通,不仅是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实践,更是对水文技术支撑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下一步,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将继续加强水文监测及预测预报工作,深入分析影响西辽河全线贯通的主要因素,为优化后续调水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以此次水量调度为契机,系统总结经验、补齐能力短板,不断提升水文技术支撑水平,为西辽河生态复苏贡献水文力量。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呼伦贝尔南路119号邮编:010020联系电话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6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